造價通
更新時間:2025.05.03
公路綠化帶降噪效應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00KB

頁數: 6頁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綠化帶為研究對象,在路側設置樣帶分梯度布設噪音測點,研究綠化帶對交通噪音的衰減效應、綠化帶的噪音衰減格局及綠化帶特征因子與降噪效應的關系,并通過擬合回歸模型,分析綠化帶的降噪機理。結果表明,公路綠化帶噪音衰減格局呈單調遞減趨勢,模型擬合不同水平梯度的噪音衰減效應,以三次多項式擬合度最高;綠化帶10m內是最佳降噪范圍,10~60m為有效降噪范圍,60~80m是次級降噪范圍,40~60m寬的綠化帶可滿足綠化帶的降噪要求;合理栽植綠化樹種,使其成林后郁閉度≥0.6,可使噪音值從路基處至80m處降低31.0~36.4dB,綠化帶樹木高大并且栽植喬灌草復層結構,會增大林帶的降噪效應;綠化帶降噪效應與綠化帶寬度、郁閉度、100m綠化帶胸高斷面積等因子正相關,與疏透度負相關,因子的互作對降噪效應起綜合作用。

城市公路綠化帶土壤有機碳的分異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575KB

頁數: 5頁

根據地表植被和形成年限不同將城市公路綠化帶土壤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應用同位素示蹤理論和質量平衡原理探討土壤有機碳(SOC)和溶解性有機碳(DOC)的來源和遷移規(guī)律。結果表明,城市公路綠化帶SOC和DOC變幅較寬、離散程度較大;SOC和DOC含量無顯著相關性;不同類型土壤SOC或DOC含量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貴陽市公路綠化帶SOC中的C4-C為原始土壤所具有。表層土壤源于SOC的DOC含量較少。大氣顆粒物和雨水中的DOC是土壤表層DOC的主要來源。在各公路綠化帶整個土壤剖面層次1δ3CSOC值相近。新城公路綠化帶土壤剖面來源于土壤腐殖類物質的DOC占土壤總DOC的比例隨著土壤深度的加深有降低趨勢。老城的公路綠化帶土壤剖面中,隨著時間的增加,源于土壤腐殖類物質的DOC逐漸增加,并隨著土壤剖面的加深,這種現象更為突出。

精華知識

公路綠化帶cad

最新知識

公路綠化帶cad
點擊加載更多>>

相關問答

公路綠化帶cad
點擊加載更多>>
專題概述
公路綠化帶cad相關專題

分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