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區(qū)人工柏木防護林適宜林分結構及水文效應
格式:pdf
大?。?span id="xrk8z5d"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6KB
頁數:8P
人氣 :90
4.6
川中丘陵區(qū)是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區(qū)之一,該區(qū)大面積柏木防護林林分結構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穩(wěn)定性差、產品產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進行結構調整。通過48個典型柏木純林樣地林分郁閉度與灌木、草本及枯落物蓋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該區(qū)人工柏木防護林適宜林分郁閉度為0.6—0.7。根據林分結構,將柏木純林林分結構劃分為5種類型。對比分析結果表明:(1)5種林分類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決于林分枯落物存貯量,適宜結構型林分與其它4種林分類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顯著差異,排序結果為適宜結構型(4.038±0.497)t/hm2>中低密度型(3.583±0.521)t/hm2>中高密度型(3.243±0.455)t/hm2>低密度型(2.841±0.656)t/hm2>過密型(2.272±0.580)t/hm2。(2)土壤飽和貯水量排序為適宜結構型(180.59±14.83)mm>中低密度型(173.84±18.06)mm>中高密度型(169.27±13.20)mm>低密度型(162.57±8.79)mm>過密型(150.77±5.08)mm,適宜結構型林分與其余4種林分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3)6次典型降雨產沙量排序為適宜結構型(360.07 kg/hm2)<中低密度型(577.08 kg/hm2)<中高密度型(625.98 kg/hm2)<低密度型(878.51 kg/hm2)<過密型(1026.74 kg/hm2),5種柏木林分類型產沙量之間均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
四川盆地丘陵區(qū)柏木防護林防護成熟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oqqxg2d"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93KB
頁數:6P
應用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對四川盆地丘陵區(qū)柏木防護林成熟進行了研究。根據樣地調查和樹干解析資料,建立柏木林胸徑、樹高、生物量、及冠幅生長的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計算出不同立地條件下柏木林的初始防護成熟齡;以林分平均木生物量指標為依據,確定不同立地條件下柏木林的最大防護成熟齡;根據初始防護成熟齡和最大防護成熟齡確定防護成熟期、更新期及合理的更新年齡。3種生長類型ⅰ、ⅱ、ⅲ初始防護成熟齡分別為:13.4a、15.4a、18.2a;最大防護成熟齡分別為:97a,77a,53a;防護成熟期分別為:13.4~97a,15.4a~77a,18.2a~53a;更新期分別為:49a~97a、34a~77a、23a~53a;合理的更新年齡分別為:49a、77a、53a。通過對比研究得出,立地條件越好則柏木林的初始防護成熟期來得越早,最大防護成熟期來得越晚,相應的防護成熟期越長,更有利于發(fā)揮林分的防護效益,反之,則防護效益越短。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區(qū)柏木低效防護林的改造
格式:pdf
大?。?span id="hwoxfm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32KB
頁數:6P
通過對柏木cupressusfunebris低效林采取間伐、林下種植黃荊vitexnegurdo和木豆cajanuscajan的低改措施,研究了林分改造后的水土保持、水源涵養(yǎng)效果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質、林分生長量、林下物種多樣性和碳密度的變化.結果表明:改造后的林分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yǎng)功能加強,土壤物理性質得到明顯改善,林下植被物種多樣性、林分生長量和林分碳密度得到了明顯提高;采取株數間伐強度15.55%(保留密度4100株.hm-2)、44.44%(保留密度2400株.hm-2)和林下種植黃荊措施的林分,土壤侵蝕量較對照林分(密度4600株.hm-2)3年平均減少418.28和524.87mg.km-2;采取株數間伐強度約70%、林下補植黃荊(保留密度2200株.hm-2)、補播木豆(保留密度2300株.hm-2)和補植補播黃荊和木豆(保留密度2300株.hm-2)措施的林分,與對照林分(密度7400株.hm-2)相比,其灌草層的最大持水量增加0.18~0.47mm,枯落物層的有效持水量增加0.21~0.48mm,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16.39~39.03mm,林地土壤密度下降5.90%~8.21%,總孔隙度上升8.09%~19.28%;胸徑增長量4年增加0.55~0.62cm,樹高增長量4年增加0.34~0.39m;灌草層的多樣性指數和均勻度指數提高,生態(tài)優(yōu)勢度下降,灌木層增加了2~4種,草本層增加了4~7種;林分碳密度增加8.27~9.82mg.hm-2.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區(qū)柏木低效林改造效應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4KB
頁數:4P
4.7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區(qū)一種典型的低效林類型。通過5年對四川省閬中市啞口鄉(xiāng)低效柏木人工林設計的4種間伐強度的低改試驗,進行了林分生長量調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pielou群落均勻度指數和simpson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對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樣性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1)撫育間伐對樹高生長無顯著影響(p>0.05);2)不同間伐強度對林分平均胸徑生長影響顯著(p0.05);3)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和pielou群落均勻度指數,減低了simpson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作為水土保持林,可對柏林低效林進行50%的撫育間伐,即保留密度在2,500株/hm2左右。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區(qū)柏木低效林改造效應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ckas24l"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64KB
頁數:3P
4.3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區(qū)一種典型的低效林類型。對四川省閬中市啞口鄉(xiāng)低效柏木人工林設計了4種間伐強度(對照、21.6%的弱度間伐、49.4%的強度間伐和71.3%的極強度間伐)的低改試驗。于5年后對試驗地進行了林分生長量調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p、ielou群落均勻度指數和simpson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對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樣性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撫育間伐對樹高生長無顯著影響(p>0.05);不同間伐強度對林分平均胸徑生長影響顯著(p0.05);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和pielou群落均勻度指數,減低了simpson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因此,作為水土保持林,可對柏林低效林進行50%的撫育間伐,即保留密度在2500株/hm2左右。
關于川中丘陵區(qū)柏木低產低效林改造的芻議
格式:pdf
大?。?span id="5fy0uu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8MB
頁數:2P
4.6
文章總結了川中丘陵柏木林區(qū)鹽亭縣低產低效林改造實施2年來的主要做法、組織管理措施和經驗教訓等,并探索出川中丘陵區(qū)柏木低產低效林改造工作中如何確定采伐方式、規(guī)劃設計和保障措施等。
夷陵區(qū)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現狀與改造措施
格式:pdf
大小:213KB
頁數:3P
4.5
本文通過對夷陵區(qū)人工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分析,闡述了楊樹、華山松防護林退化林分的現狀及成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更新、撫育等改造措施。
三北防護林林分退化及更新改造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takiz7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MB
頁數:2P
4.7
三北防護林工程自啟動以來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由于歷史和客觀環(huán)境因素,隨著工程建設的逐步推進,一些問題逐步顯現。本文介紹目前三北防護林的建設現狀,分別對三北防護林林分退化現狀、退化原因進行分析,針對樹種的林分退化問題提出修復方案和一些改造措施。
基于SWMM的建筑小區(qū)海綿改造水文效應評估
格式:pdf
大?。?span id="inpnoyq"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5KB
頁數:5P
4.5
基于城市化前后水文特征,理論探討海綿城市建設水文效應,確定特征因子;根據西安市暴雨公式,采用芝加哥雨型設計短歷時暴雨;利用swmm模擬重現期1、3、5、10、30、50a條件下城市化前后、海綿改造前后雨洪過程;計算統(tǒng)計特征因子,分析海綿改造水文效應。研究區(qū)域海綿改造后徑流總量控制率穩(wěn)定達70%以上,洪峰削減率穩(wěn)定達30%以上,區(qū)域下墊面自然滲透性得到有效恢復;針對濕陷性黃土下墊面特征,增加不滲透底部,在區(qū)域出口設置滯蓄裝置,增大區(qū)域調蓄容積,控制峰現時間。
三北防護林林分退化及更新改造調研報告(一)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6P
4.3
三北防護林是從1979年開始到2050年完成的,為期73年的我國北方地區(qū)重大的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目前已實施35年,完成了四期工程建設任務。工程包括東北、華北、西北,西起新疆烏孜別里山口,東至黑龍江賓縣,東西長4480km,南北寬560~1460km,涵蓋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陜西、寧夏、青海、遼寧、吉林等13個省市區(qū),55個縣旗,建設面積407萬km2,占我國陸地面積的42.4%。工程由西向東跨越了干旱、半干旱、亞濕潤干旱區(qū),包括了沙漠戈壁、黃土高原、干旱荒漠、山地鹽堿地、及森林草原等生態(tài)類型區(qū),全國有83%的荒漠化土地、85%的沙漠化地和67%水土流失區(qū)分布在這一區(qū)域,自然條件十分復雜,工程難度大。依據三北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在工程建設上采用了帶、網、片,喬、灌、草相結合的綜合防護林體系。作者在實地考察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詳細介紹了目前三北防護林的概況和現狀,分別對三北防護林林分退化現狀、退化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各樹種的林分退化問題提出修復方案,并詳細介紹了今后防護林修復、更新所選用喬木樹種特性、品種及修復方法。
楓楊苗木繁育及防護林營建技術
格式:pdf
大小:139KB
頁數:2P
4.4
楓楊樹木高大、材質優(yōu)良,根系發(fā)達,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tài)保護價值。目前已成為桓仁縣防護林建設的優(yōu)勢樹種。文章通過楓楊苗木繁育和營造防護林試驗,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楓楊苗木繁育和營造防護林技術,為生產上迅速推廣該品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植物籬生物工程措施:川中丘陵區(qū)坡耕地水土保護...
格式:pdf
大?。?span id="gml11j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60KB
頁數:未知
4.4
植物籬生物工程措施:川中丘陵區(qū)坡耕地水土保護...
從水庫水文效應談水電的有序開發(fā)
格式:pdf
大?。?span id="dbsiitu"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23KB
頁數:4P
4.7
世界上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正在經歷變革,傳統(tǒng)的設施性水資源開發(fā)方式正在轉變,水利工程對環(huán)境和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需求正被確認。沒有一個建設會百密而無一疏,沒有一個工程有百利而無一弊。水利工程對環(huán)境有什么影響?怎樣做到水電有序開發(fā)?就此提出一些觀點和看法,以為拋磚引玉,期望為中國水電有序開發(fā)盡綿薄之力!
川中丘陵區(qū)微型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
格式:pdf
大小:197KB
頁數:4P
4.4
通過對區(qū)域水量的供需分析,結合當地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運用區(qū)域水量平衡法探討了四川中部丘陵村級小區(qū)域內微型水利工程蓄水總量的確定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單純形法優(yōu)化設計出了大、中和小型蓄水池數目、蓄水容量及其配套分布。
川中丘陵區(qū)微型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
格式:pdf
大小:162KB
頁數:4P
4.5
通過對區(qū)域水量的供需分析,結合當地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運用區(qū)域水量平衡法探討了四川中部丘陵村級小區(qū)域內微型水利工程蓄水總量的確定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單純形法優(yōu)化設計出了大、中和小型蓄水池數目、蓄水容量及其配套分布.
淺談延慶縣低效人工防護林的改造
格式:pdf
大?。?span id="wb74iaq"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6MB
頁數:4P
4.3
近10年來北京市延慶縣,相繼實施了京津風沙源工程、農業(yè)生態(tài)工程、荒灘治理工程等重點工程,全縣有林地面積不斷增加;同時在做好造林的同時,也比較注重營林工作,特別對低效人工林進行了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延慶縣人工防護林主要分布在縣城、村周邊、近山區(qū)及旅游線路附近,以純林為主,在防風固沙、農田防護、水土保持和景觀效果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
基于水文要素的黃土丘陵區(qū)次降雨泥沙輸移比模型
格式:pdf
大?。?span id="ivxvdes"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64KB
頁數:4P
4.8
以黃土丘陵區(qū)橋溝小流域為研究對象,利用該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野外徑流場及溝道水文站網觀測資料,探討了小流域次暴雨泥沙輸移比的時空變化特征。依據相關分析法,確定了影響橋溝流域次降雨泥沙輸移比的主導因素。結果表明,徑流侵蝕力、泥沙相對重率、降雨特性、土壤前期含水量是影響橋溝流域次降雨泥沙輸移比的主導因子。采用統(tǒng)計回歸方法,建立了黃土丘陵區(qū)橋溝流域次降雨泥沙輸移比模型。
影響黃土丘陵區(qū)次降水泥沙輸移比的水文要素
格式:pdf
大?。?span id="nwyhfef"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48KB
頁數:3P
4.8
以橋溝小流域為研究對象,利用該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野外徑流場及溝道水文站網觀測資料,計算了不同場次降水的泥沙輸移比,較為系統(tǒng)地研究了影響橋溝流域次降水泥沙輸移比的水文要素。結果表明:土壤前期含水量、流域的降水過程特征、洪峰流量、徑流量、水流含沙量是影響次降水泥沙輸移比的主要水文要素;提出了表示降水、徑流、泥沙對泥沙輸移比影響的表征參數,即降水峰現系數、徑流侵蝕力和泥沙相對容重。
紫色土丘陵區(qū)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的適宜性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0ep2vc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4KB
頁數:8P
4.3
為科學合理選擇適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利用特爾斐(delphi)法和模糊數學原理,對紫色土丘陵區(qū)典型水土保持措施進行區(qū)域適宜性評價。以問卷調查為基礎進行評價指標的篩選,從\"求-供\"和\"產-望\"2個角度建立2套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評價指標與水土保持措施適宜性之間的關系選擇單項指標評價模型,采用特爾斐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最后結合加權求和與幾何平均方法對水土保持措施適宜性進行綜合評價,并以四川省遂寧市群力村為例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專家注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和自然環(huán)境效益,當地農民則看重措施實施后的社會經濟效益;在群力村較為普遍的4種水土保持措施中,退耕還草最為適宜,其次為退耕還林,等高耕作和梯田的適宜性相對較小,與實際推廣情況一致;梯田和等高耕作的適宜性較低主要受到農村勞動力數量、農民投資能力和措施社會經濟效益的限制。
油柏木是什么木?油柏木的優(yōu)點與缺點全解析
格式:doc
大?。?span id="vkccm2o"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KB
頁數:3P
4.8
在眾多珍貴木材中,油柏木以其獨特的性質和悠久的歷史逐漸嶄露頭角。這種原產于地中海沿岸的木材,在中國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浙江等地,特別是貴州安順和四川劍閣是其主要產地。隨著市場對優(yōu)質木材的需求增加,油柏木作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那么,油柏木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
油柏木是什么木?油柏木的優(yōu)點與缺點全解析
格式:doc
大?。?span id="eu60ld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KB
頁數:3P
4.8
在眾多珍貴木材中,油柏木以其獨特的性質和悠久的歷史逐漸嶄露頭角。這種原產于地中海沿岸的木材,在中國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浙江等地,特別是貴州安順和四川劍閣是其主要產地。隨著市場對優(yōu)質木材的需求增加,油柏木作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那么,油柏木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
神木縣退化防護林改造方法探討??
格式:pdf
大?。?span id="o6oygq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0MB
頁數:4P
4.8
防護林體系建設是區(qū)域生態(tài)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國家林業(yè)局《關于做好退化防護林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神木縣退化防護林改造對象、類型進行分析探討,找出適合當地退化防護林改造的最佳模式、方法。
河套灌區(qū)典型農田防護林結構綜合效益評價
格式:pdf
大小:766KB
頁數:5P
4.4
文中以灌區(qū)農田防護林為研究對象,對灌區(qū)兩種楊樹兩種主林帶間距內的防護效益、經濟效益、節(jié)水效益方面選擇若干指標,應用層次分析法(ahp)分兩個時段對四種農田防護林模式進行綜合效益評價研究。結果為主林帶200m間距內綜合效益優(yōu)于100m間距內;小美旱楊防護林網優(yōu)于新疆楊防護林網。
呼蘭區(qū)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綜述
格式:pdf
大?。?span id="y07u4xi"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5KB
頁數:1P
4.5
呼蘭區(qū)位于黑龍江省南部、哈爾濱市區(qū)北部、松花江北岸、呼蘭河下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26°25′~127°19′,北緯45°49′~46°25′。截至目前,全區(qū)林業(yè)用地面積16600hm~2,在林業(yè)用地中,有林地13133hm~2,未成林造林地3000hm~2,無林地467hm~2;在有林地中,防護林9850hm~2,用材林3186hm~2,經濟林4hm~2,薪炭林93hm~2,活立木總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水利水電工程師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